江汉平原三维地图

洞庭山色湖光秀,三湘四水映明州。

江水东流至此回,抱疏湘岸两依依。

湖南位于洞庭湖之南,故称湖南。湖南别称“三湘四水”。而“三湘”、“四水”的称呼其实都围绕一个核心:洞庭湖。其实,湖南的雅称,不止有“三湘四水”,还有许多雅称比方说:“三湘大地”、“湘楚大地”、“潇湘大地”等等。其中,以“三湘四水”,最为富有韵味。

资江,起于南岭向北穿雪峰山后,向东圣人山穿出,最终从洞庭湖南端注入。流程最短,完全属于湖南。

“四水”指的是湖南境内四条著名的河流: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最后都汇入洞庭湖,“四水”的概念基本没有歧义。

“沅水”,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的河流。上游的清水江、舞水两源,从南面绕过樊净山,深入贵州高原腹地。

“三湘”有多种说法。

一是“潇湘”、“蒸湘”、“沅湘”的简称;

二是湘潭、湘乡、湘阴,合称三湘;

三是漓湘”、“潇湘”、“蒸湘”统称“三湘”。

而“三湘”得名其实也是因为洞庭湖在湖南境内独特的地理、文化地位。由于洞庭湖地处湖南北部偏东,地形以湖泊、平原、丘陵为主,明显不同于西边和南边的崇山峻岭,地形决定了洞庭湖周边区域的交通、历史、文化都比较发达。这样,洞庭湖辐射的平原、丘陵区域自古就相对比较发达,作为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名为“湘中”;而西部雪峰山脉一带,名为“湘西”,南部靠近南岭山脉的区域名为“湘南”。

沅水在武陵山地中的最后一段行程,便是从圣人山与武陵山之间走完的,则帮助资水,走完了最后一段山路。

“三湘”从一开始就是指湖南全境,而不是从湘江流域概念引申扩大而来,任何经过文人再加工的解释内容,都只是原始含义的引申或误解。“三湘”概念里是没有湘北湘东的,地理上靠北的长沙益阳岳阳等,历史上都是称湘中。湖南在历史上曾分为三道,民国3年,湖南分为湘江道(驻长沙县)、衡阳道(驻衡阳县)、武陵道(驻常德县)和辰沅道(驻凤凰县)。民国5年,省府裁撤武陵道,这时全省为三道。因此,“三湘”、“四水”,都是以洞庭湖为中心,描述湖南(洞庭湖之南)的地理特征。

湘江在整个三湘四水中的流域面积最大,将近有9.5万平方公里。其流域在湖南国土面积中的占比达到40%

据考证,“潇湘”一词始于汉代。《山海经·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到唐代中期,“潇湘”不单意指湘水,而是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而自宋代以来,人们就多以“三湘”代指湖南。究竟何为“三湘”?三湘为楚之三郡。秦灭楚时,湖南境域内基本就是楚之三郡洞庭郡(湘中)、黔中郡(湘西)和苍梧郡(湘南)。

巴丘即岳阳始于赤壁之战后,周瑜将驻地从鄱阳湖侧的柴桑移至洞庭湖地区,与曹、刘两家争夺荆州的控制权。

湖南在历史上全省曾分为三道:

民国3年(1914年),6月2日公布各省所属道区域表。湖南分为湘江道(驻长沙县)、衡阳道(驻衡阳县)、武陵道(驻常德县)和辰沅道(驻凤凰县)。10日,任胡瑞林为湘江道尹,俞寿璋为衡阳道尹,余楶为武陵道尹,黄本璞为辰沅道尹。

湖南分为湘江道(驻长沙县)、衡阳道(驻衡阳县)、武陵道(驻常德县)和辰沅道(驻凤凰县)

民国5年(1916年),10月,省府裁撤武陵道,常德、岳阳、平江、临湘、华容、汉寿、沅江、澧县、安乡、临澧、南县11县划归湘江道,桃源、石门、慈利、大庸4县划归辰沅道。这时,全省分为湘江道(湘中)、衡阳道(湘南)、辰沅道(湘西)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