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琢磨,语出《诗经》: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寓示君子之美在于后天的积学修养,磨砺道德。元王旭言:“孝弟忠信,以立其本;诗书礼乐,以明其用。切磋琢磨,以致其精,则才成德就”。


切、磋、琢、磨分别为骨、牙、玉、石的加工方式。东汉王充《论衡》载: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意思是:人做学问想要有所成就,就要像骨、牙、玉、石一样,只有切磋琢磨了,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卞和在山里找到一块玉石,献给楚国的两代帝王,厉王和武王都以为这是一块普通石头,都将卞和定罪。楚文王即位后,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最上等的美玉,命名为“和氏璧”。由此可知,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价值,人也需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有用之人。


一定要经过切磋琢磨的痛苦,玉石骨牙才能变为宝物。那也就意味着,人的成长与进步一定是带有痛苦的。《礼记》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意思是: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有二块石头,准备雕刻。石匠刚一动工,一块石头就喊,“痛啊,别雕了!”石匠只好把它放下。第二块石头说:“我不怕痛,雕刻我好了。”石匠于是放心大胆地雕刻起来,这块石头没有一声抱怨,被雕刻成了一座完美的佛像,受到大众的膜拜,而那块被废弃的石头被打碎铺在了地上,由人踏践。


君子之长成或者人才之培养,不能不经过艰难苦厄。一帆风顺的人生是不存在的,砥砺前行才是一个人成长与进步应有的步伐。那些生怕子女吃苦头的家长们,在培养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一代人,这其实就是在以爱的名义,无知的残害着一个个花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