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来满地水”

——学习古典诗词心得之一


很久之前,我就非常欣赏以下两句诗:“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尽管不知道是谁写的,是诗句还是对联。最近经查,有资料说,究竟是对联还是诗,目前并无定论。有人说这是清代著名诗、书、画家郑板桥题写的一幅楹联。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诗中的两句。全诗为:“万里隔间关,回乡鬓已斑;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其中“月来满地水”一句意思是:月亮出现的时候,清辉洒满大地,让人感觉到处都是水。柔和温润,静谧舒缓,使人心情舒畅。可见月光和水是多么的相似。




我看到不少诗人的名作中,有许多将月和水连在一起的例子,使我对月和水的关系,产生了神奇的联想。于良史有“掬水月在手”的名句,他在水中把月亮捧在了手里,亲近月亮,是借水做到的吧?柳永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不但在岸边,水里也一定有,弯弯的月亮随水的波纹轻轻晃动,加上晨风的清凉,使诗人很快醒酒。杨慎在《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里,惯看“秋月春风”;张继《枫桥夜泊》里也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有月,有水;杜牧的《泊秦淮》有“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句子,月光和烟雾一起,将河里的水和岸边的沙笼罩住了,朦胧一片,幽静而神秘,给人无限的遐思;李煜的《虞美人》中抒写自己失去一国之君宝座的悲伤心情时,也用水和月,“春花秋月何时了”、“不堪回首月明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有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霜不也是凝结的水吗?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里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也是有月有水,泪水呀,把衣袖都湿了,水还不少呢!还有晏几道的《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也是有月有水的例子。孟浩然在《宿建德江》里说得更直接:“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清,月亮好像就在身边;韦庄在《菩萨蛮》里的句子“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不光说月和水,连人也和它们连在一起了。写月和水在一起最典型的要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了。你看:“海上明月共潮生”、“何处春江无月明”、“月照花林皆似霰”(霰是固体的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你看,不是句句说的是月和水在一起吗?例子不胜枚举,在古诗词里,月和水总是经常在一起的。



月是诗人们都非常喜爱的,在诗词里赋予它许多美称,什么“玉兔”、“玉盘”、“银盘”、“嫦娥”、“婵娟”、“银钩”、“玉弓”、“桂宫”等等,精美的词句无所不用其极。不光诗人,普通老百姓也对月亮充满爱意,你听他们唱道:“月亮代表我的心”, 甚至表决心:《月亮走我也走》。《十五的月亮》几十年来响彻中华大地。谈恋爱的美好是花前月下;有了喜庆的事,盼望花好月圆;形容人长得漂亮叫花容月貌、闭月羞花;说受人爱戴、拥护叫众星拱月;把成人之美的人叫月老;说晚上月光皎洁是百星不如一月,月亮真是好上加好、好得不能再好了吧?诗人们把月亮和水连在一起,就因为水也是非常受人喜爱的。水是万物之源,离开水世界将是一片荒芜,死迹沉沉。地球表面水占到71%,人体水分占70%,这都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老子说“上善如水”,是因为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最接近于“道”。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是水,月也应是“善”的代表。善与善总是接近的,善善想通的,这就不难明白古典诗词里诗人们总是将月和水联系在一起的缘故了吧!

当你在微风拂面的春夜或是在凉风习习的仲秋夜晚,徜徉在小河边似乳如银的月光下,你定会感觉月光洗面的温馨,月光淋身的惬意。花朵在朦胧的月色里窃窃私语,孩子们趁着月光玩老鹰捉小鸡,青年人在树荫下谈兴正浓,一切是那么静谧,那么恬美。夏天,当人们从小河里洗完澡,身穿裤头肩披毛巾赤身接受月光的洗礼,凉风迎面吹来,暑气顿消,就别提有多么舒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