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生资源的定义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是不可再生资源,二是可再生资源。再生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的一种,就是不可再生的在人类的生产、生活、科教、交通、国防等各项活动中被开发利用一次并报废后,还可反复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质资源,它包括以矿物为原料生产并报废的钢铁、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合金、无机非金属、塑料、橡胶、纤维、纸张等都称为再生资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网络购物迅速发展,各种包装使用塑料等垃圾不断增多,我国每年包装废弃物产生量约为4000万吨。废玻璃、废塑料膜、废木料、废复合包装等低值再生资源在垃圾总量中的重量占比约为30%。

再生资源几乎覆盖了商品和资源在生产和生活环节流通的全过程。从开采和生产过程的尾矿、伴生矿、工业废渣等,到流通环节的包装、运输,再到终端消费环节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从类型来看,再生资源主要包括三大类:金属类再生资源、非金属类再生资源和废旧电子电气机械设备。

再生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实现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是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措施,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将大量社会生产和消费后废弃的资源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开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既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又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二、再生资源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再生资源行业仍处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再生资源行业诞生于物资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成长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改革开放时代。

2.1回收量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近年来我国主要再生资源类别的回收量和回收价值都在不断攀升。2018年我国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32218.2亿吨,同比增长14.2%;回收总值为8704.6亿元,同比增长15.3%。近十年来,我国物资回收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的增速和增量均呈稳定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再生资源物资回收相关企业超过4.5万家,增速达15.63%,为历史新增最多的年份。

2020年,再生资源整体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要达到3万亿左右的目标,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0.7%,行业步入快车道发展。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提出到2020年,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2021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2.8亿吨,同比增长11%。其中,废电池、废玻璃、废旧纺织品回收量增幅较为明显,分别增长46.7%、24.4%和29.6%。

2.2回收价格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可回收的再生资源近1亿吨,价值2000多亿元,其中再生资源废钢铁4000多万吨、废纸300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500多万吨、废塑料600万吨、废轮胎5000多万条、其它废旧物资1000多万吨。

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废轮胎、废塑料、废旧纺织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取缔关停“地条钢”企业,“2+26”城市工业企业错峰生产,禁止进口洋垃圾等诸多因素叠加,国内再生资源回收价格呈现上涨趋势。

2.3回收市场参与度

据2002年统计,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未登记注册或临时的回收网点有近40万个),回收加工处理工厂3000多家,从业人员140万人。若包括进城收废品的农民工,我国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就业人数有近1000万。

2019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约10万家,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1500万人。2021年迎来再生资源企业注册热潮,一年新增注册企业5199家。

2.4循环经济兴起

在可持续、环保理念加持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践行绿色消费理念,二手电商为专注于闲置商品交易的电商平台,主要交易形式有二手买卖、二手置换、二手回收等。由于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各大电商平台开始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发展。2020年7月网经社旗下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二手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到2596.9亿元,同比增长53.2%。

三、目前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资源回收率低

不易回收的再生资源严重丢弃。据估计,我国可回收但未回收的再生资源价超过再生资总量的40%。每年大约500万吨废钢.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废纸和大量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被回收利用。另外,于再生资源来源广泛、回收路径复杂,国内回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分拣仍由人工进行粗略分类,不同类型原料难以有效分离,下游企业仍需要花费人力和资金进行预处理,造成回收环节成本高,回收利用率低下。同时,一些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缺乏规范处置能力,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欠缺,生产和堆放过程中极易产生扬尘、废水等环境问题。

3.2市场化程度低,资源整合能力弱

中国再生资源企业注册资本在5000 万以上的企业仅占 5%,行业企业注册资本规模较小。行业集中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同时 行业管理缺乏市场化手段,无法发挥市场潜力。我国在市场定价、企业融资企业资格认定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市场化手段,导致资源再生行业鱼龙混杂,甚至出现恶性竞争。

3.3行业标准规范缺失

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标准化滞后,针对废纸、废旧塑料、废旧纺织品等大部分再生资源品种的回收、检测、质量分类没有行业标准。导致回收物品杂乱,回收物品需要多次细化分拣,浪费人力物力。此外,部分再生资源标准与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不紧密,标准制定工作未能兼顾再生资源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导致标准的实施度窄、力度小,企业关注度不够,执行的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起来,严重制约了行业的规范化水平的提升。

可以循环再利用的二手物品,没有成熟的平台机制。买家怕买不到好商品,卖家怕买家吹毛求疵。信息不对等,沟通难度大。更有很多平台交易规格不成熟,只是“拍脑袋”想出来的,难以适应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现实二手交易情况,一旦发生问题,平台无法及时给与处理。

四、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前景

再生资源行业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整体而言,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于60%,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的80%-90%仍然存在显著的差距,再生资源利用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另外二手闲置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空间巨大。加上消费者在电商购物节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带来商品二次转手需求日益增长,二手市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近几年国家逐渐提升了对再生资源行业的重视程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再生资源和循环经济,严格规范行业进入条件和提供资金扶持。2021年4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缘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同年12月《”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首次提出“无废城市”的概念。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城市”建设,不仅更注重环境保护,还在于让经济发展过程资源利用率更高、社会效益更好。

未来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驱动创新作用,与传统资源加速整合。减少回收环节,降低回收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无论是从节约资源,还是从环保角度来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都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

五、现阶段如何开展再生资源回收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普及到传统行业,互联网与传统再生资源回收深度融合。废品回收全流程升级改造,并融合二手交易、共享租借等便民服务。

5.1线下自助投递、线上预约上门回收相结合

线下通过在居民集中区、机关团体、商场和超市等活动聚集区域内设立的专门进行可回收物收集交投场所,自助完成废品回收。线上APP、小程序手机点一点预约上门回收。信息化管理,大数据留存,回收全过程管控,精准有效更加智能化。

5.2便民服务,推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自主建设经营环保驿站培养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解决再生资源、二手交易、共享租借等,最后一公里环保。

5.3线上、线下循环商店二手便捷交易

线上循环商店通过平台化交易(如C2C)直接促成双方交易,提高闲置物品流转效率,减少各层级间交易的效率低下问题,还使得资金调配和回款方式更加灵活。

线下的实体空间,打破“二手”店铺杂乱无章、破旧不堪亦或是昏昏暗暗的沿街小铺的固有印象,同时摈弃传统书店崇高神圣的仪式感。线下循环商店根据用户群体打造不同主题风格的店面,陈列循环商品。轻松无压力、有淘货快感、且富有手工感的寻宝之地。

5.4物流方案

多种车型,线路智能推送,通过逆向物流设计,形成逆向物流网络,降低整个回收运输环节物流成本。

5.5二手循环

回收物品进入再生资源分拣场细化分拣、逐步增加废品“再制造”功能让垃圾变成新的资源。对二手商品进行维修翻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深度挖掘“城市矿山”的价值。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现阶段在引导和规范废品回收产业良性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使更多的人倡导环保、践行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