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养老金计算和社平工资及计发基数有关,如果当地只有社平工资没有计发基数,那么说明计发基数和社平工资已经统一,否者就是两个数据都要参与养老金的计算过程。

各省计发基数的公布时间不一致,而且有的是只需要公布社平工资,比如上海、贵州、新疆、内蒙、西藏、浙江和江苏等。目前多数省份的计发基数还是大于社平工资,比如四川、辽宁大连、湖北武汉、广东深圳等。

在计算基础养老金的过程中,计发基数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计发基数越大那么他对应的基础养老金水平就越高。比如第一梯队的是:

上海、北京、深圳、西藏,光是计发基数均超过1万以上,那么在这些地方退休的人员,养老金水平相对全国其他地区就要高得多;

计发基数排在第二梯队的是:

广东、天津、湖北武汉、辽宁大连、江苏和青海等省市,计发基数8500以上,其中广东和天津的计发基数是超过9000元,湖北武汉接近9000元;

计发基数排在第三梯队的是:

浙江、四川、云南、海南和辽宁沈阳等省市,计发基数8000以上。当然浙江的计发基数虽然没有广东的高,但是浙江有较高的补贴项目,所以浙江的退休养老金其实至少是排在第二梯队里面。

计发基数排在最后梯队的是:

湖北的三档地区、河南省、江西、广西和山西等省市计发基数低于7000元,其中河南和湖北的三档地区,目前来看其计发基数是大大低于全国其他省份。

综上所述,在上面计发基数第一梯队退休对应的养老金水平相对要高得多,而在最后梯队的湖北、河南等省份退休的话,养老金水平就要相对低很多,当然在最后梯队的缴费也要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