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为王安石的《元日》诗句,那么诗句中的“屠苏”是指什么呢?
屠苏,我国古代有三种解释,一是一种草本植物的名称;二是指房屋、草庵、药酒名。
屠苏一种草本植物。
据北宋诗论家潘淳在其所著的《潘子真诗话》记载:“屠苏,草也。”明代科学家方以智所撰的《通雅》一书中考证:
“屠苏,盖阔叶草也,如今广西瑶人呼大叶似蒿者,为头苏,头苏音近。”
广西瑶人原住地为湖南的湘中的雪峰山地区,古称长沙蛮,又称梅山蛮,北宋开梅山期间,迁往湘西南、广西、贵州、越南和湘南、广东等地。
头苏其实就是紫苏,现在湖南一些地方的方言中仍然称紫苏为头苏。湖南、江西等地的方言比较多,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有的一个乡镇就有一种方言,还有的一个乡镇有两三种方言。
紫苏之所以在湖南等的一些地方叫头苏,其名的来由是,自古民间土方之中,常用紫苏熬汤饮用,用来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胸闷呕吐、发热等,喝了紫苏汤,头就轻松下来,舒服了,因此把紫苏起名为“头舒”或“头酥”,后来演变为音近的“头苏”,到了医家文化人的笔下,就变成“屠苏”或者“屠酥”。
头苏与屠苏音近,但在地域性的土语中,“头”与“屠”就是同音了,用文字记录同一个字音,在古代写成不同的字,是常见的事,不足为奇。因此,屠苏实际上就是紫苏。现在湖南还有一些山区乡村,还有用紫苏泡酒的习惯。
屠苏为房屋、草庵、药酒名。
唐朝末到五代初,有一位叫韩谔的人,撰写了一部叫《岁华纪丽》的书,此书为唐代风俗志。书记载“元日,进屠苏。”其注释为:
“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药一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令人得其方而不识名,但曰屠苏而已。”
这段话用现在的话说,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民间流传,屠苏是一座草庵的名称。草庵,古人又称为茅舍,也就是古人居的茅草房屋。
古时候,有一个人住在这座草庵里,每年的除夕之夜,他就给村庄里的每家每户送一包草药,让他们把草药放入布袋里,并将布袋口子扎紧或缝好,然后投入井中,浸泡在井水里。大年初一这天,打来井水倒入酒杯,与酒掺和后,每个人都喝上一杯,如此在新的一年之中,就不会得瘟疫。
这人让村里人得了这个药方,但是人们不知道这个人姓甚名谁,就用草庵的名称“屠苏”来命名这个药方,用这个药方做出的药酒也叫屠苏。
不过,现在有人考证,“屠苏”不是指哪一座茅舍的名称,据汉代的《通俗文》一书记载,凡民间住人的茅舍都称“专利苏”。
另外,有人说《岁华纪丽》一书中所说的那个没有姓名的人,就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而这个药方是由汉末名医华佗首先配制的,再由孙思邈在民间推广才流传开来的。
孙思邈每年到了临近腊月的时候,就要送给邻居和乡亲一包屠苏药,让他们用此药来泡药酒,这种酒就叫做屠苏酒,除夕那天每人喝上一杯,就可以起到预防瘟疫的作用。
孙思邈纪念创制这种药的先辈,也是为了宣传这种药的效果,把自己家里的房屋命名为屠苏屋。自此以后,正月初一或者除夕夜饮屠苏酒,就成为唐宋时期过年的风俗,并有很多这方面的诗句流传下来。
比如,唐代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诗有这样的句子: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北宋人苏辙的《除日》诗有这样的句子:
“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馀。”
南宋人陆游的《除夜雪》诗有这样的句子: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五代十国时期的梁朝人宗懔,在他所著的《荆楚岁时记》一书中,记录了当时荆楚(即今湖北湖南等地)一带,于大年初一饮屠苏洒的风俗:
“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
从以上可以看出,屠苏酒是因为用屠苏草泡药酒而得名,而房屋、草舍取名为屠苏,又是因为房屋、草舍的主人,或是推广屠苏药包惠及乡民,乡民将其房屋取名屠苏,或是自己以药为名,将自己的房屋取名为屠苏。归根到底,古代文人笔下的“屠苏”还是指屠苏酒。
由此来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中的“屠苏”,应该就是指屠苏酒。
又因为诗歌是文学作品,其中的意象蕴含多种含义,不能从字面意思简单理解。而作者所处的年代,流行家家户户饮屠苏酒的风俗,再加上屠苏本来就有房屋、草舍的含义,因此,将屠苏理解为家家户户也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