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的织锦是中国民族民间染织工艺百花苑中一朵瑰丽的“斑色”花,它凝聚了景颇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是景颇族手工艺术精髓。景颇族的织锦以内涵丰富,色彩别具一格而著称,在中国范围内景颇族织锦都十分受到欢迎。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景颇族女性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作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织锦技艺,世代传承,成为了景颇族服饰文化中最绚丽夺目的一部分。
2009年,"景颇族织锦技艺"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颇织锦过去多以棉、木棉、麻、羊毛捻成细线,然后印染,如今大多购买彩色的细棉线或是高级羊毛线,一图一式编织而成。以红、黑、白三色为主色调,编织过程中多以黑线作为经线,纬线多以红线为主,依次用黄、蓝、绿、白等颜色的细棉线为挑花图纹。织法包括机排自序图案织锦和手工挑花织锦两种。织布机主要由“工”字型主线支架、一条牛皮或者马鹿皮制成的腰带、一个木制织刀和数对梭子、线轴、挑花竹竿等工具组成,最多时需要使用20多个工具。
制作织锦时,将线纵向排布于主线支架上,并固定于两棵平立的木桩上,另一头系在腰间即成经线坐于席上,由较小的梭子完成横线布线及挑花等工作,最后由大木梭镖压紧、咬和。在织锦过程中,4线成股及8线成股两种压线技法最为常用,根据织锦、图案种类大小排列组合,结合使用以制得各式图案,在必要时还可结合手工挑线成花,使图案更为精密、丰富。而单线压线法则用于制作背带等简单部分。
总之,景颇族织锦制作复杂、繁琐。其原理类似于电视机显示器成像原理:每一根纵横线交点就好比一个“像素”,两种压线技法就像“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由此即可制得各种织锦产品。景颇族先民逐渐掌握了较高的手工纺织技术,从纺棉、绩麻、染色、架线到纺织,是一整套复杂而繁琐的工艺。传统织锦是用非常古老简陋的木、竹制土机进行数线、捡线、插线、穿梭、排列编织而成的,不仅费工费时,对纺织者的眼力也是十分“严峻”的考验。一般情况下,制作一条筒裙要一个月时间。
景颇族织锦可分为传统织锦和现代织锦两大类,图案花纹多,色彩艳丽,工艺精巧,文化内涵深厚,包容性很强。凡生活中的所想所需都可以经过景颇族妇女灵巧的双手编织出来。传统的织锦样式有长裙、短裙、毯子、背腰、护孩围巾、祭祀毯、男女腰带、挎包、护腿、包头、马鞍坐垫、刀背带等。现代织锦又增加了材质柔软、款式新颖的钱包、挎包、提包、披巾、拖鞋、领带等。景颇织锦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时尚风格,是市场上的抢手产品。
景颇族织锦图案多达300多种,不同地域、不同支系、不同等级所使用的图案各有差异,保持着各个支系、各个地区的特点。景颇支系的织锦图案相对精致而细腻、图案内容较为丰富,显得清新秀丽;载瓦支系的图案形状显得粗犷豪放,但种类较少,略显单一;“喇期”支系则配色古朴、色调统一,颜色浅而不艳。山官贵族使用的织锦图案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多彩,用料讲究,织工精细,显得富丽华贵,非常精美。
如盈江铜壁关、卡场、盏西、陇川王子树一带的织锦最大特点就是花纹精美细致,图案内容多而精细,色彩搭配协调和谐。其中,尤以盈江盏西地区的栅栏式格条图纹筒裙最为典型。一般一看他们所穿戴的传统织锦服饰,如筒帕、妇女的筒裙、男式织锦腰带就能知道他们是哪个地区、哪个支系的人了。
一个民族的织锦文化,就像河流一样,总是在默默地变化,无声无息地展示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民族的思想性格。对于山地民族——景颇族来说,更是如此。也许在这个严酷的生存环境里,只有如此执著而奔放、热情的民族,才能创造出如此奔放而热情的织锦吧!